中國鐵路總公司日前發佈消息,從12月1日起,鐵路互聯網售票、電話訂票的預售期,將逐步由目前的20天延長至60天。這意味著,2015年春運第一天的火車票,今年12月7日就可以開始預訂。有網友擔心預售期過長,會使得“黃牛”倒票行為提前出現,也會讓春運期間臨時出行買不著票。對此,鐵總回應稱,將採取多項舉措防止擾亂購票乘車秩序的行為,併進一步增加臨客開行等。
  其實,任何改革新探索,在解決老問題的同時,都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新情況,但我們不能因此拒絕改革。延長火車票預售期,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在破解購票難方面的新探索,對這種市場化導向的改革,我們應有更多耐心和信心。
  適應新事物、檢驗新制度,都需要一定的時間,輕易否定並不是理性態度。猶記得,當初在高鐵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時,輿論場上的質疑之聲可謂波濤洶涌,但只用了幾年時間,人們就逐漸接受了這種新的出行方式,並從高鐵帶來的變革中獲益頗多;同樣,當鐵路部門首次推出網絡購票制度時,也有不少人對這種全新的售票方式指指點點,但如今便捷的網絡購票已經成為大多數乘客的首選項。近些年,鐵路部門已多次延長火車票的預售期,從最初的提前幾天到如今提前20天,總體而言讓乘客的出行更靈活、更方便了。
  放眼全球,為乘客預留較長的火車票預售期,是很多國家鐵路公司的慣常做法。比如,在法國國營鐵路公司SNCF,不同列車的預售期分別為3個月、6個月、8個月不等;德國DB公司,網絡售票和自動售票機的預售期都是92天;英國也有多家鐵路客運公司將車票預售期定為3個月;美國Amtrak公司,最多可提前11個月預訂火車票……相較而言,中國鐵路兩個月的預售期已算比較“保守”了。
  在過去很多年裡,昔日的“鐵老大”對市場規律、乘客需求等考慮得不夠多,在體制機制方面也鮮有改革舉措,曾招致很多非議。在鐵路市場化改革啟幕之後,我們已經明顯地感覺到,鐵路方面業務創新、服務升級的意識,也已經見證一些市場化改革舉措帶來的積極變化。借鑒國外同行的成功經驗,結合自身實際適當延長火車票預售期,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鐵路部門的公共善意,以及主動解決買票難問題的態度。
  當然,既然是探索性改革,就難免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,鐵路方面對此也要高度重視,要及時發現問題並儘快打好“補丁”。比如,延長預售期會給“黃牛”帶來新的作案方式,過去那些打擊倒票行為的制度是否也該升級?再比如,預售期延長了,退票制度是否可以更靈活?
  摘編自新華社11月17日電文/易艷剛  (原標題:火車票預售期延長好不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p95zprz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